5月10日,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共同主办的“防灾减灾:护航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第一副会长郑国光出席论坛并致辞。
↑郑国光致辞
作为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重点介绍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性、综合性灾害风险的普查,也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的调查。目前正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这样的成果大概有3800多项,将在6月底以前完成,届时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把成果向社会公开。
(资料图片)
据悉,普查办还利用这次调查数据,组织完成了全国1公里范围内的人口、GDP、房屋、建筑、农作物等成灾体地理网格数据集,支撑灾害风险的评估与区划。
郑国光介绍,这次普查工作创造了许多“第一次”。例如,交通运输部门对公路、水路、桥梁、隧道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第一次除了国道、省道之外,对县道、乡道、村道桥梁进行了全面调查。
“重点就是第一次实现了自然灾害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的全链条调查,19个部门参与了这次调查。统计局说,那么多部门一起参加这个调查,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马宝成主旨发言
主旨演讲环节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马宝成总结了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效,梳理了在体系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此,他建议要有效发挥好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利用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积极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作用,加大科技对防灾减灾救灾的支撑,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等。
↑朱正威主旨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朱正威则聚焦于更新应急管理教育理念、培养新应急人才。他介绍说,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现在主要是三个渠道:一是党校系统;二是高校系统;三是市场性培训机构。其中,高校主要分三个渠道:一是智库,就是各种研究机构;二是在专业和方向上设置应急管理培养领域,全国由国务院学位办牵头,要求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20个985大学设置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同时在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也已经开始设置培养方案;三是设立专门学院。
“应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知识体系。”朱正威说,要按照应急管理的实践及其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整合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以应急管理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内容。除了政府以外,社会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应当共同参与做这件事。
现场还视频连线了东莞市高埗镇西联小学开展的防灾减灾进校园活动,通过防灾、消防、地震、自救等应急常识的普及和演练,推动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下沉,提升学生的风险意识。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北京报道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